
类别:米乐官网 来源:米乐官网 发布时间:2023-10-13 16:11:36 浏览:1
为了配合中央政府在多个领域制定的目标,中国润滑业正在急于开发进口原材料的国产替代品,包括化学添加剂。据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从会议获悉,在日前举行的行业会议上,讨论的重点是对更高质量粘度调节剂的需求。
“自力更生是行业未来几年的追求”。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添加剂研究所副所长安文杰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润滑油峰会上表示。“我们一定要对我们的供应链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以粘度指数改进剂聚甲基丙烯酸酯为例。中国制造的聚甲基丙烯酸酯通常在低质量领域相互竞争,因为外国公司在该市场的高质量、高性能部分占据主导地位。
安所长表示,“市场需要几十种以上的PMA品种,但中国供应商只能提供不到10种。2022年中国供应商供应了约2万吨聚甲基丙烯酸酯,在市场中占比较少”。“我们的目标是投资研发,开发高的附加价值的 PMA,以与外国供应商竞争”。
安所长认为,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结构设计和酯化。前者可用于开发具备优秀能力低温性能的分子,而后者可实现高产率的粘度调节剂,来提升燃油经济性。中国并不是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消费大国,而是严重依赖更便宜、易于生产的烯烃共聚物。据中石油称,聚甲基丙烯酸酯仅占中国使用的所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10%,而烯烃共聚物则占86%。全球占比分别是 27% 至 64%。中国市场也与全球趋势不同,因为中国并不主要在低粘度发动机油等优质润滑油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
“在中国,PMA 更有可能用于混合工业润滑油,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机会,因为发动机油正面临着电动汽车销量迅速增加带来的慢慢的变大的压力。”他补充说,中石油的昆仑品牌液压油,该产品采用中石油专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已用于中国一些主要工业设施制造商的工厂填充,包括三一集团和徐工集团。
安所长关于用国产同种类型的产品取代进口优质进口产品的评论得到了瑞丰新材公司营销经理关飞的赞同,该公司旨在与路博润和雅富顿化学等外国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据关飞介绍,去年瑞丰启动了一项投资数千万块钱(数百万美元)的项目,用于研发满足美国石油协会最新乘用车发动机油规范 API SP 所需的添加剂。据 Richful 称,SP 在中国的应用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只有 8% 的需求量符合规定标准,而 API SN 的这一比例约为 60%。
“但我们正真看到 SP 标准最终将成为主流,我们大家都希望为此准备好”。到目前为止,此类添加剂通常由外国供应商提供,但 Richful 正在开发一种添加剂包,旨在成为“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在精选留言中抽奖,获奖者将获得精美礼品!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