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米乐官网 来源:米乐官网 发布时间:2024-03-15 15:38:02 浏览:1
咱们在明清的前史剧中,常常会看到总兵一职,那总兵是个多大的官?据记载,总兵之名呈现于元末,明初开端特设总兵一职,一般在战事行将举动前,由朝廷选任,担任总兵官职位的不是王侯便是重臣。
这说明战时总兵的权利极重,从不容易授人。到了万历初年,总兵准则现已大致完结地方化、职官化。依照所执行任务的不同被差遣的总兵分为讨伐总兵、镇守总兵、练兵巡边总兵、巡海备倭总兵、海运总兵等类型。
其间镇守总兵因系防卫要地,尤其是边远地方要冲,位置就更重要。但明代的总兵没有定品,直接从明廷委任。清朝树立后,沿用了明代总兵准则。不过,清朝在驻军方面分为满汉军,满军将领为将军、都统、副都统。汉军指,设提督、总兵。
乾隆18年,清廷给驻地订立了官阶,提督为从一品,总兵为正二品。总兵掌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为高级将领。总兵统辖戎行的数量,也要看驻地,多则上万,少则数百。清廷无战事时,全国水陆军大约60余万人,由80余位总兵统辖。
而总兵在调遣自己的戎行时,需求一物方能调集,那便是总兵腰牌。这是皇帝发给总兵调兵的信物,总兵只要将腰牌拿到手,才有资历统帅战士。等仗打完了,总兵还要将腰牌拿回给皇帝,以待下个人运用。
因为年代久远,又出没疆场,加上战乱频频,总兵腰牌很少有被保存下来,因而这种腰牌是比较宝贵的,流向民间的也就很少了。不过也有破例,那便是晚清时期,准则没有像清初那么严厉,有的总兵为了留个留念,就将总兵腰牌带回家中,作为传家宝一代代的传下去,究竟这东西但是代表着宗族的荣耀。
而湖南的易邵白白叟的手中就恰巧有这一块总兵腰牌。因为湖南是湘军的发源地,所以易老的先祖就参与了当年曾国藩练习的湘军。据易氏族谱记载,相继有多位易氏先祖在曾国藩、左宗棠帐下为官。其间官做到最大的是参加老湘营的易德麟,官至提督一职,还被追封为一品建威将军。
而白叟保存的这块晚清总兵腰牌便是其先人辞官后带回来的,后来一代一代给传了下来,这总兵腰牌也就成了白叟家的传家宝藏了。在易老很小的时分他就见过这块腰牌,不过那会仍是父亲保管,因为比较宝贵就没有让他多看。比及易老长大后,父亲正式将腰牌传给易老。
易老的这块祖传腰牌是银制的,手掌般巨细,正反面别离刻着令和总兵腰牌几个大字。这块在古代代表身份和位置的腰牌,在现在看来也是令人惊叹信服。因而许多文物专家景仰前来,帮他判定这块腰牌,看看是不是真的。而判定的结果是,这块腰牌确实是真的。